五台县五台中学网讯:秋月伊始,窗外天气渐凉,室内温暖如春,相谈甚欢。为了迎接新教材旧高考带来的挑战,五台中学高三历史教研组“新教材旧高考研讨”进行得如火如荼。
首先,副校长杨晓华对新教材旧高考下历史的教学衔接工作做了重要指导,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指明了方向。她认为“新教材需要新的教学方式,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僵化,与新课改要求不一致,使得高中历史教学过于被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高考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但现今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这一特性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这就使得很难满足新高考改革的需要,进而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导致新高考改革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不相适应。而且新教材内容比较多,面比较广,教学时间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达到新课改新高考所要求的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而面对旧高考一定要掌握核心考点的历史主线,力求在新教材旧高考的局面下,给社会交一份满意答卷。
其次,董计忠老师认为“关注新教材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新的历史解释很容易成为命题关注的重点。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尤其重视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汉朝的开疆拓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抗日战争部分,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再次,张玉老师认为“运用好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旧教材中在讲述唐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教材重点分析了中央中枢机构的建设,对于地方的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只是在初中教材讲解过,高中教材并未涉及。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借鉴中外历史纲要(上)P35的具体表述,让学生理解节度使最初设置的目的、设置后存在的问题以及藩镇对唐朝历史的影响运用好新教材的史料,拓展思维。让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高一都是通史类教材,时间前后衔接,用时空坐标轴可以很好地建构起时空观念。新教材也有大量的图文史料,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去评价分析历史事件。以史为鉴,历史留给人的更多的是经验和反思。”
最后,张艳红老师认为“运用新教材借助大概念理念组织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一条主线: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我们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就可以以此为一个大概念,在把每一个时期划分为一个小单元:雏形(先秦)、形成奠基(秦汉)、交融与繁荣(三国隋唐)、并立与重塑(辽宋夏金元)、稳固与危机(明清中叶)。对每一个小单元再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等。”